群眾訴求一鍵直達、網格回應高效及時、部門協同處置順暢……隨著數字技術在基層治理中的應用日益廣泛,河南省西峽縣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智慧治理新方法,推行“黨建+網格+大數據”治理模式,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的精細化、智能化水平,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更多活力。
近日,白羽街道值班人員杜琳蒨接到轄區(qū)群眾上報稱,東湖市場某小區(qū)存在私拉“飛線”充電的問題。于是,街道立即啟動網格響應機制,向該小區(qū)所在網格發(fā)出線下巡訪提醒。東湖市場第六網格黨支部書記孫斌在手機上接到任務之后,聯合社區(qū)民警、物業(yè)公司代表等對接當事人,10分鐘之內便上報了處理結果。同時,通過宣傳法規(guī)、耐心勸導,私拉“飛線”的業(yè)主孔女士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,主動撤除充電設備并簽署安全承諾書。
走進白羽街道基層治理調度中心,智慧大屏上實時跳動的民生訴求數據,是“網格吹哨、部門報到”機制的生動詮釋?!霸谏鐓^(qū)網格遇到問題可隨時向調度中心反映,管家一樣的貼心服務讓居民省時又放心。”杜琳蒨介紹。
這是西峽縣以數字賦能推動黨建引領全科網格化治理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西峽縣充分運用數字技術,搭建基層治理數字平臺,深度融合縣域人、房、地、事、物等關鍵因素,促進跨部門、跨區(qū)域的數據共享與資源整合,搭建起基層智慧治理“一張網”。同時,積極探索并建設網格黨支部,從在職或退休黨員中選拔優(yōu)秀黨員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,選配熱心群眾擔任專職或兼職網格員。五里橋鎮(zhèn)葛營社區(qū)成立了西峽縣首個村級黨委,并根據地域劃分了5個網格,成立了5個網格黨支部;紫金街道禮堂社區(qū)在社區(qū)網格基礎上成立了4個聯合黨支部,共有20個聯合黨小組,實現黨組織全覆蓋。截至目前,全縣共有專職、兼職網格員3867名。
在基層治理平臺大數據的支撐下,西峽縣采用“數據導航+分級響應”模式,網格黨支部在移動終端實時響應民生訴求,著力疏通基層群眾的難點、堵點、痛點。對于無法解決的問題,適時進行分流處理,由縣級指揮中心根據事件類型分撥到相應板塊處理,做到簡單事項即時辦、復雜事項聯席辦、疑難事項提級辦,實現了組織效能、資源整合、民生服務的全面提升,切實把基層治理效能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指數。(陳思遠 金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