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剛剛過去的7月1日,山西省朔州市應縣臧寨鄉(xiāng)大營村照例紅紅火火地辦起了文化節(jié),唱大戲、賽廣場舞、扭秧歌輪番在村文化大院上演,村民趕著趟兒參加熱鬧。
一年一場雷打不動的文化節(jié)源于大營村黨支部帶頭人楊立新。“鄉(xiāng)村振興就是要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干,村民有了精氣神就有了干勁。”他說,辦這樣的活動就是讓大家伙兒心往一塊聚、勁兒往一處使。
楊立新是村民眼里的能人。多年前,他憑著糧食收購、經營葵花籽生意成了全縣有名的糧食經紀人,是村里最先富裕起來的人。
因為這份能耐,2008年他被村民集體選為村黨支部書記,高票當選的背后是村民對他的致富期許。
“村民吃水一直是‘老大難’,這是楊書記辦的第一件大好事?!眲偵先蔚臈盍⑿掳汛謇锒嗄晡唇鉀Q的吃水難題當成頭等大事。
大營村有1800多口人,80%的土地為鹽堿地。村里的水人畜不能飲用,村民只能到七八公里外的化肥廠去拉水?!澳菚r候家家戶戶都有拉水的塑料桶和汽油桶。夏天還好說,冬天寒冷,大家趕著毛驢車,開著三輪車,在土路上拐七趔八吃灰塵?!贝迕駞堑绿没貞浾f。
通過籌集的40多萬元,短短幾個月,楊立新在村北五里坡上新打機井兩眼,建設加壓站1座,鋪設自來水管道3.5公里,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。第二年又籌資30多萬元,新打機井8眼,實施了北水南調灌溉工程,鋪設管網15公里,使全村水澆地面積增加了2000多畝。
飲水問題的解決喚回了村民種地的信心。2010年中糖糖業(yè)在應縣辦廠,楊立新察覺到這是一個致富的好路子,“大營村鹽堿地面積較廣,而甜菜是耐鹽堿性較強的作物,非常適合在大營村大面積種植?!睏盍⑿抡f。
經過村委會集體商議,大營村當機立斷,鼓勵村民種植甜菜。楊立新帶頭成立甜菜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連續(xù)三年大范圍種植甜菜,平均每年達5500畝,為全村增收1000萬元,戶均增收3萬元。大營村也因此成為全縣甜菜種植第一村。
大營村緊鄰金沙灘,鹽堿地多于耕地。有限的耕地限制了產業(yè)發(fā)展,而在鹽堿地上建起致富產業(yè)更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。一番思量下,也為村民最拿手。為了引導村民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,楊立新帶領村里黨員招商引資,成功蓋起6個規(guī)模養(yǎng)殖場,帶動村民通過養(yǎng)殖奶牛、豬、雞增收致富。
如今,養(yǎng)殖已成為大營村經濟收入的主要產業(yè)。據初步統(tǒng)計,6個養(yǎng)殖場今年可增加純收入約2000萬元。
2022年,楊立新和村委會將1000多畝鹽堿地流轉改造,通過土地整理壯大集體經濟,增加村集體純收入125萬元,帶動全村120人實現(xiàn)家門口就業(yè)。
有了產業(yè),大營村的面貌同步改變。村里有一片臭水坑,不僅影響村容,每逢下雨,嚴重影響村民出行。經過村委會商量,楊立新自己出資50多萬元,將臭水坑改造成活動廣場。
2012年到2015年,為了改變大營村“臟亂差”的鄉(xiāng)村環(huán)境,村里籌集200多萬元,在村東原來被村民戲稱為“龍須溝”的地方,填溝造地,建起大舞臺、文化大院、兩個體育健身場所。
“2008年起,村里把7月1日定為文化節(jié),節(jié)日里唱大戲,辦書法、美術、面塑、刺繡、剪紙大賽,廣場舞匯演。村里平時也是天天有活動,月月有比賽,老百姓的精氣神跟過去比一個天上,一個地下?!贝鬆I村村民周海說。
產業(yè)興,村莊美,文化濃,隨著大營村的改變,村民的腰包慢慢鼓起,笑容多了。楊立新把村民當初的那份期許化為動力,變成現(xiàn)實。(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馬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