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指揮所里,火箭軍某新型導彈旅旅長李正連(見上圖,資料照片)鷹隼般的目光,凝視著電子地圖上不斷變化的電磁頻譜曲線、氣象衛(wèi)星云圖、空情預警信息等,在多維立體的戰(zhàn)場空間里尋找火力突擊的發(fā)射窗口,指揮一枚枚導彈刺破蒼穹,命中目標。
執(zhí)掌大國長劍,鍛造導彈銳旅。這位從軍30年、榮膺“全軍優(yōu)秀指揮軍官”的導彈旅長,用7年時間帶領一支新銳之旅步入全軍基層建設先進單位、全軍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先進單位、軍事訓練一級單位行列。
今年初,李正連被評為火箭軍“十大礪劍尖兵”。他感慨地說:“從軍30年,獲過無數獎,但我最喜歡‘礪劍尖兵’這個榮譽?!?/p>
“寧可備而無戰(zhàn),不可戰(zhàn)而無備”
子夜時分,刺耳的“戰(zhàn)斗警報”劃破夜空,一場不打招呼的應急拉動開始了。全旅官兵迅如捷豹,駕馭著戰(zhàn)車,轉瞬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……
“‘箭在弦上’已成常態(tài),部隊聞令‘隨時能戰(zhàn)’!”李正連自信滿滿。然而2009年他剛當旅長時,心中卻充滿憂慮。不少戰(zhàn)士守著背囊侃大山,連警報訊號都分不清楚,基層營連的戰(zhàn)備物資“鑼齊鼓不齊”。“這種狀態(tài)能打仗嗎?”拷問如重錘猛擊著李正連。
帶兵打仗,使命催征。李正連打起背包住進發(fā)射一營搞試點,一項項行動研究、一個個物件規(guī)范,不僅制定戰(zhàn)備所需的物資種類、數量、裝卸載順序等標準,還在全旅按規(guī)格大小、體積重量、功能特點進行模塊化、標準化配套儲備,使整營應急出動時間縮減2/3以上。整旅輕裝集合只需22分鐘,部隊時刻保持“隨時能用、隨之能戰(zhàn)”的臨戰(zhàn)狀態(tài)。
“對軍人而言,能打仗是基本要求,能打勝仗才是終極目標。平時不用實戰(zhàn)化訓練補回來,戰(zhàn)時就得用鮮血來彌補?!崩钫B告誡官兵。
2013年,部隊首次奔赴高原執(zhí)行實彈發(fā)射任務。李正連自抬門檻:不外請專家,獨立組織實彈發(fā)射;按照作戰(zhàn)需要,全流程發(fā)射演練;全員備戰(zhàn),隨機抽點發(fā)射單元。有人好意提醒:“從難從嚴固然重要,步子是不是邁的太大了?”李正連態(tài)度堅決:“這一步,不邁不行,必須以作戰(zhàn)的方式訓練?!摈閼?zhàn)一個多月,當“長劍”扶搖而上刺破蒼穹,李正連露出一絲微笑。這一仗,刷新該型導彈新模式發(fā)射最佳精度。
如今,3年過去,這一訓練任務又衍生出多項“軍規(guī)”——連續(xù)部署轉換、連續(xù)火力突擊、變換發(fā)射陣地、變換打擊目標、變換通信手段……新的“戰(zhàn)場法則”,讓這個導彈旅戰(zhàn)斗力突飛猛進。
“少講‘給我上’,多喊‘跟我來’”
在發(fā)射一連班長魏永華的心里,旅長李正連是他的學習榜樣。2013年,某基地組織軍事技術大比武,李正連率先捧回旅團主官組的冠軍,而魏永華只拿了個第八名?!奥瞄L都拿第一名,自己怎能拖后腿?”魏永華苦練精訓,最終成為旅里數一數二的“導彈通”,入選基地技術尖子人才庫。
盡管李正連帶部隊抓訓練是出了名的“嚴上嚴”,但全旅官兵都是他的“粉絲”,大伙兒打心底里既佩服更信服。旅政委楊洪全說:“李正連嚴于律己,率先垂范;強,說話辦事自然腰桿子硬?!?/p>
帶兵打仗,李正連身先士卒,作為一旅之長,他很少講“給我上”,說的最多的是“跟我來”。一次部隊千人百車萬里機動,執(zhí)行跨區(qū)駐訓演練任務。軍列抵達準備卸載,一場暴雨不期而至,不少官兵躲在車上避雨。李正連第一個穿好雨衣,大手一揮:“黨員跟我上!”
立身為旗,就是最好的命令。不到一分鐘,全旅官兵都忙碌在雨幕之中,卸載任務提前完成。就在大家準備給他豎拇指“點贊”之時,李正連發(fā)話了:“下雨就不打仗了嗎?今天這種事,我希望是最后一次……”簡短一席話,穿透雨幕,直抵每個戰(zhàn)士的心田。
日常生活中,李正連時刻做好表率。今年初,李正連買了個智能手環(huán),一位參謀提醒他:“這種手環(huán)定位功能強,不適合佩戴?!崩钫B當即摘下“送”出營區(qū),現身說法給全旅上了一堂保密課,一場安全保密隱患排查活動隨即展開。
“兵有長進我高興,兵有難處我解憂”
遠離上級機關、地處大漠戈壁、自然環(huán)境惡劣,按說官兵“思轉盼走”也是常理,該旅不僅全體官兵安心本職熱愛崗位,就連軍嫂兵娃都樂在其中。原因何在?女戰(zhàn)士占艷娟的話道出了官兵心聲:“環(huán)境很苦,心里很甜,旅黨委想方設法為我們排憂解難,讓我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?!?/p>
李正連帶領黨委一班人出臺了“服務官兵十二件事”,涵蓋改善生活服務保障、解決官兵婚戀難題、助力官兵成長成才、融洽官兵家庭關系等方面。
旅里建起了“軍營卡拉OK廳”“軍營互聯網吧”,周末休息時間對官兵開放,既讓官兵有休閑場所,也增進了彼此感情。營區(qū)家屬院是“大后方”,李正連只要回到那里,總要轉上幾圈,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。幾年下來,家屬院不僅修建了電動車停車棚、機動車停車場、兒童娛樂設施,配齊了健身器材,還在樓下設立了醫(yī)療救護站、飲用水直飲點。
“愛兵,就要做到兵有痛癢我著急,兵有長進我高興,兵有難處我解憂?!边@是李正連常掛在嘴邊的話,更是他關愛官兵的真實寫照。
今年上半年,正在組織野外訓練的技術營長軒維昌接到家中電話,得知妻子被查出乳腺癌,醫(yī)生說,最多還有3個月。李正連得知后,特事特辦讓軒維昌從訓練場直接回家照顧妻子。他還四處幫著尋醫(yī)問藥,聯系解放軍總醫(yī)院、火箭軍總醫(yī)院專家進行會診并進行了手術。一位軍旅作家聽說后,為李正連寫下一首小詩:“愛兵如子有真情,感恩反哺獻青春,他日仗劍提旅時,一呼百應懾敵心?!?/p>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6年09月29日 06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