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靜(左)與群眾討論新房裝修。 黃偉 任思瑗 攝
“武嬢,我們房子好久交鑰匙哦?”以往,武靜每每出現(xiàn)在蘆陽鎮(zhèn)體育館安置點,老鄉(xiāng)們總是熱切地問這個問題。“小胡,你們鑰匙拿到手了哇......”如今,詢問每戶是否分到新房,成為武靜常常掛在嘴邊的話。4月19日見到武靜時,她正在居民廖才森家門口,了解他分到新房的情況。
地震過去三年了,曾被習近平總書記來蘆山時親切地稱為曬成“黑書記”的武靜,如今臉明顯白了些,人也顯得很有精神。
“大家都分到了新房,心里踏實,心情好,精神狀態(tài)就好。”武靜笑著說。
人人都分到新房 她才踏實
“以前是他們著急問,現(xiàn)在是我著急問。”雖然已經不再擔任蘆山縣體育館臨時安置點黨委書記,但武靜總是牽掛著那里的鄉(xiāng)親們,時不時就過去轉一轉?!爸烂繎舳挤值搅诵路?,我心里才踏實,不然總牽掛著。”武靜說?!?·20”蘆山強烈地震發(fā)生后,蘆山縣在體育館臨時安置點設立了臨時黨委,安排當時在蘆山縣紀委監(jiān)察局工作的武靜擔任臨時黨委書記。三年來,武靜一直住在體育館的一個倉庫里,倉庫只有十幾平方米,簡單而整潔。武靜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,如今她也拿到了重建新房的鑰匙。
別人拿到新房都開始裝修、選門窗、家具,而武靜自己的新房卻還沒來得及看一眼?!跋劝汛蠹业膯栴}搞好了,才考慮自己嘛。”把群眾放在第一位,把自己放到最后,是這位今年就滿59歲的老黨員一直秉承的信念。
地震時她堅守在一線
三年前的4月20日,“那時候我正在洗漱,地震就發(fā)生了。我還被房屋上掉下來的磚頭砸到了腳……”
武靜顧不得腳傷,第一時間趕到新城區(qū)指揮部領受任務:到體育館建立受災群眾安置點。
她立即帶著單位的3名同志火速趕到了體育館。什么也沒有的情況下,一副桌椅外加一把傘,成立了簡易的安置點辦公室。面對大量受到驚嚇、情緒激動的受災群眾,她迅速理清思路,開展工作。
隨后連續(xù)數(shù)日,武靜來回在太陽下奔波,臉、脖子、手臂都曬脫了皮,聲音也嘶啞了。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,她好幾次差點昏倒在現(xiàn)場。
地震后,蘆山縣體育館受災群眾安置點共搭建帳篷950余頂,入住受災群眾1900余戶、5500余人,每天接收發(fā)放物資12000多件,在全縣集中安置點中覆蓋范圍最廣、承擔職能最多、安置任務最重,工作難度也最大。
重建中只要需要就一直干下去
“如果不地震,我現(xiàn)在都退休在家等著帶孫兒了?!?/p>
武靜是蘆山縣一名紀檢監(jiān)察干部,她本該在2013年12月退休。2013年7月5日,抗震救災工作結束后,災后重建即將開始,武靜又被抽調到蘆山縣“4·20”重建辦項目推進與質量監(jiān)督組任副組長?!澳菚r重建才剛剛開始,任務還很重,需要一批干部去付出,到家園建成之后,那個時候我再休息,這也是一個黨員必須做的事情?!闭酵诵莺?,2013年底,武靜接受了返聘繼續(xù)為群眾服務。
三年很快過去,新建的安置房一棟棟拔地而起,武靜親身見證了家園的重生,除了欣慰和感激,她還有一份成就感。群眾住進新房就是對她辛苦工作的肯定。
武靜被返聘回來時簽的是三年合同,今年合同期限快到。對于以后的打算,她說:“無論是抗震救災還是災后重建,蘆山都得到了全社會那么多的支持,我們要懂感恩。我感恩最好的方式,就是只要黨和群眾需要我,我就一直干下去?!保S偉、任思瑗、記者游飛)